四川方言裡遺存的古漢語:抈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裡已經幾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裡,還完整地保存下來了。

今天來說說「抈」字,普通話口語多用「折」代替了,但四川話還經常在用,只是不少人會說不會寫。

抈,普通話中,音yuè,釋義為⒈折斷。⒉動搖。

四川方言中,「抈」音yuē,釋義為改變物體形狀,使彎曲或變直等。

《唐韻》《集韻》𠀤魚厥切,音月。

《廣韻•月韻》:「抈,折也。」

《說文•手部》:「抈,折也。」王筠《說文釋例》:「吾鄉謂兩手執草木拗而折之曰抈。」折不一定是折斷,彎曲亦可叫折。

漢•揚雄《太玄經》:「車軸折,其衡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晉語》:『其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韋雲:『抈,動也。』按依韋注,是謂此抈為扤之假借字也,其本義則訓折。舊音雲抈音月。」

段注引文的「為」當作「置」,見《國語•晉語》:「其置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太玄》:『羨上九,車軸折,其衡抈。』按:今人謂手折物為抈,本此。」

清嘉慶七年《直隸太倉州志》卷十七:「手扳曰抈。」

清宣統《太倉州鎮洋縣志》卷三:「手扳曰抈。」

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抈,折也。魚厥切。今人謂以手折物為抈,開口呼之。」

四川方言中,「抈」字的意思是彎、折使改變形狀,不一定折斷。

如「抈鐵絲」意即用力使鐵絲彎曲,或復直。

「抈」字後面加上補語,才指說話人具體的目的。

如四川方言把鐵絲「抈伸展」,指把鐵絲掰直,把鐵絲「抈斷」意即用力折斷。

過去生活條件差,物資缺乏。老百姓經常把一些金屬絲廢物利用,抈成各種自己需要的小物件。

例如上圖這種簡易衣架,不少人就會自己抈出來。「這節鐵絲倒長不短的,拿來抈個衣架子,剛(音「姜」姜)合適嘛!」

這幾節鐵絲這麼短,拿來抈幾個小鉤鉤,掛東西嘛!

關於「抈」字,有個近年編的方言段子,網絡上流傳甚廣。其實完全是不懂正兒八經四川方言的人,用普通話音編出來的。

這個段子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比較帥氣的四川小伙子,在超市裡買的類似豇豆或蒜苔之類比較長的蔬菜,到收銀台結賬。四川美女收銀員就問:「抈不抈?」問的是需不需要把長的蔬菜折起來,方便裝袋。

小伙子就聽成了「約不約」,就臉紅了,心動了,鬧出了笑話……

這個段子,用「約」的普通話音yuē,諧音四川方言的「抈」yuē,顯然沒搞懂地道四川方言中「約」的發音。

抈是個古漢語入聲字,在曷韻/月韻,它在西南官話成渝片發音yuē,語音的演變沒有完全遵從入聲字常見的規律,不發陽平音。月韻還有其它入聲字,如「曰」也不發2聲陽平音。筆者非漢語言文學專業人士,只能列出事實,說不出原因,望大家見諒。

約,也是個古漢語入聲字,在藥韻,它在西南官話成渝片發音yó。和「抈」yuē字的方言音完全不同!

地道四川方言中,「抈不抈」發音yuēbúyuē,「約不約」發音yóbúyó,這能諧音嗎?(「不」也是入聲字,物韻,所以成渝片也發陽平2聲)

如果是岷江話片區說話保留入聲的人,「抈不抈」和「約不約」都發音yoʔboʔyoʔ,這個段子倒還是能夠成立。但是編段子的人顯然是不懂入聲的,這個段子也不是岷江話片區傳出來的。

所以這個段子,在懂地道四川方言的人的眼中,反倒是個笑話。

筆者作為一個方言文化愛好者,有必要專門說說這個段子的錯誤之處。(網絡資料匯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