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一說話,別人就知道他是台灣人?

你怎麼醬紫啦!

欸,你叫什麼名字?

你知道嗎?我很喜歡你齁!

在台灣,無論是文學作品、新聞節目、社交網絡上,還是同學、家人、朋友的交流過程中,都存在著大量的語氣詞,它們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是台灣國語語氣詞使用的顯著特點之一。

而在普通話中,中老年人、德高望重的人員較少在生活中使用語氣詞,這與他們本身的社會角色有關。

台灣國語中有很多在普通話中幾乎不用的特殊語氣詞,它們用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做發語詞或句末語氣詞,用來増強語句所表達的情感,或是表達除了語句本身意義的情緒。「啦」、「欸」和「齁」就是其中最有特點的三個,它們使用頻率非常之高,對於適用人群沒有明顯的界定,在台灣可以說是「全民語氣詞」。關於「啦」在台灣的使用可以點擊(句尾一個「啦」字,暴露了你的底細)查看。

欸「欸」發音為「ei55」,有時也會被寫作「誒」,入句時會根據句子表達的內容不同而拖長音或者發成頓音。它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兩種:用在句首做發語詞,單獨成句。可起到提醒聽話人注意的作用,沒有實際含義。比如:欸,你怎麼這樣啊!「欸」用在語句的開頭是為了提醒聽話人注意自己後續的語言。同時,在某些交際場景中「欸」還可以用作他人姓名的指代,發音上較為短促。如:

欸,幫我一下!

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說話人並不知道聽話人的名字,或不屑/不想稱呼其姓名,但希望引起對方注意,讓對方知道自己接下來要跟他說話。語氣中帶有一點頤氣指使的情緒,當然這樣的表達是不太禮貌的。

朱德熙在《語法講義》中分析道:「欸」口氣婉轉,包含了「自己要說的這件事對方本來是知道的,但是希望提醒對方以免他忘記」時使用。在句末可緩解提醒的生硬感,顯得更加委婉。

不要忘了我的生日欸。

另外一種用在陳述句句末的,為「好欸、可以欸」,作為應答的語言單用,表示贊同對方所說的話,並且是較為愉快的接受。

晚上一起吃飯好嗎?

—好欸。

在感嘆句中也經常能夠聽到「欸」的使用。主要表達提醒對方注意,或對語言內容有驚訝和不可思議的感嘆。比如:

沒想到這麼便宜欸!

超有欸!(意思為很帶勁、超級贊成。)

由於台灣綜藝節目、流行電視劇的影響,普通話表達中也出現了類似於「欸」的語氣詞,其字形常被寫作「誒」或「哎」,用法與台灣國語類似,用以強調語言內容或是抒發感嘆的情緒。

齁的發音為[hou55],在台灣的書面語中並沒有固定的寫法,有時也被寫作"吼"或"厚"。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齁」的意義有兩個:一是指熟睡的鼻息聲,如齁聲;另一個指食用了咸味、甜味等味道濃度較高的食物而導致喉嚨產生的不舒服的感覺,如:「這蛋糕太齁了!」

在台灣國語當中,「齁」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使用方式十分多樣。

「齁」之所以能被選作發語詞與它本身的發音有關。發[hou]音時我們的氣息狀態通常是深吸一口氣再將它一口嘆出,與嘆氣聲十分類似。因此「齁」就有了感嘆的語氣意義。

用在一句話的開頭做發語詞,表示說話人在明白一個事實之後無奈、氣不過、不情願的狀態。比如:

齁!你怎麼這樣子!

用在陳述句句末時,與「喔」和「的」的用法相似,無實際意義,但是在交流過程中含有商量的意味,有緩和語氣的作用。比如:

我跟你說齁(我跟你說喔),「齁」的意思與「喔」相同,體現了可愛、親切的說話方式。去掉不改變語句的實際意義,但缺少了親切感。

你知道齁,那個蛋糕超好吃的—「齁」可以理解為「的」,即「你知道的」,但語氣中含有一定、確信的意義,相當於「你知道的對吧?」

「齁」在祈使句句末使用,主要功能是將祈使句的命令或建議的生硬感減弱,緩和說話時生硬的語氣。如果去掉會顯得非常生硬,即便是關系較近的人聽起來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語氣詞「齁」就起到了減緩這種命令感的作用,更委婉。比如:

去咖啡店的時候順便幫我帶杯咖啡齁!

大家開會的時候盡量不要談話齁!

雖然近幾年來在大陸普通話中「齁」時而在網絡上出現,但並不多,僅有的語料也是個別女生偏好「台灣腔」而故意為之。因此「齁」主要還是在台灣使用。

台灣國語以其獨特的語音特點被貼上了「台灣腔」的標簽,這種『『台灣腔』』在近幾年來被大陸熟知,甚至因為其獨持的發音方式和使用特點,對普通話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

稱呼語變調

這種變調一般出現於重疊性雙音節稱呼語,如「爸爸」「媽媽」「叔叔」等。普通話中將第一個音節發為本調,第二個音節為輕聲,而台灣國語中需要變調。

比如在叫爸爸的時候會講第一個「爸」發上聲214,第二個重疊性「爸」為二聲35。五度標記法為:爸爸[ba214 ba35]。連讀合音

連讀合音是指在發音的過程當中對於相連的兩個音節不做區分,在語流上合並為一個音的發音方式。

這種方式在標准的普通話中屬於語流音變的范疇,同時也被視作是由於語速過快而產生的發音不完整的狀態,在台灣國語口語中是十分重要且普遍存在的發音特點。如:

「這樣子」在台灣地區常被連讀成為「醬紫」,聽起來較為嬌嗔、可愛,由於台灣人講話本身較輕柔,這種說法經常出現,不分性別。例如:你造(知道)嗎?我喜歡醬紫(這樣子)的女孩子。

近幾年在大陸也有部分女生喜歡用"醬紫哦"表達可愛的狀態,在網絡上十分流行。在一定的語言環境當中,這種連讀會使語言交談的氣氛變得活潑輕快,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張蓉芳在《現代漢語語氣詞使用上的性別差異研究》說道:雖然語氣詞在普通話的交流過程中也十分頻繁,但是仍舊存在性別、職業及年齡層的差異。除了生理性別因素外,心理差異、社會環境差異、地域差異等也是影響語氣詞使用的重要因素。

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方言文化繁榮,普通話和各方言的交流也因為經濟的發展、人員的流動而不斷增加。普通話中很多語氣詞的用法正來源於這些方言。比如語氣詞「咯」就是從湘方言轉變到普通話的。

台灣國語中的新興語氣詞很多都來源於當地原住民台語、閩南語和客家話。台灣國語本身和大陸的各種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決定了台灣地區也並不是統一使用一種標准語言。台灣國語也集合了其他地域不同語言的各種顯著特點,成為了融合體。(網絡資料匯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