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為什麼改名蘭州?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實際上,它起初的名字並不是「蘭州」,而叫「金城」。「金城」一名,見於《史記•大宛列傳》:「而金城,河西西並南山至鹽澤,空無匈奴」。它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在西北的重要樞紐,為後來蘭州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1金城郡的演變

漢初,河西走廊一帶為匈奴人所奴役:「至於漢興,匈奴冒頓兵強,破東胡,走月氏,威震百蠻,臣服諸羌。」到了武帝時代,漢朝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去反擊。元狩二年(前121),朝廷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統領萬騎出隴西,大破盤踞於此的渾邪王,陣斬折蘭、盧胡王。渾邪王懼怕被單於處死,便與屠休王決定投降漢朝。負責受降的大行令李息,也在黃河邊築了一座城,即後來的金城。

將匈奴人驅逐後,漢朝開始擴大在當地的經營,渡河至朔方以西至令居,通水渠,置田官,移民戍邊充實於此。到了昭帝始元六年(前81),朝廷取天水、隴西、張掖各兩縣,劃入新設置的金城郡治下。

之所以稱為「金城」,史家們一般認為是取固若金湯之意,例如臣瓚認為:「稱金,取其堅固也,故墨子曰:『雖金城湯地』。」顏師古在此基礎上做了延伸:「以郡在京師之西,故謂金城。金,西方之行。」而建設金城,主要還是為了拱衛長安。金城西控河湟,北扼朔方,是絲綢之路的要沖,同時高原群山環繞,易守難攻。朝廷借此控制了河西走廊,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系。河西雄郡,金城為最。河西、隴右安危之機,常以金城為消息哉。

隨著匈奴人的臣服,漢朝的邊境壓力驟減,金城郡也度過了六十多年安定發展的時光。直到王莽亂政,國家動蕩,羌人趁機反叛。更始初年(公元23),先零羌封何諸種殺金城太守,奪佔城池,成「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之勢。當地官民為了聯合自保,酒泉太守梁統、金城太守厙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並州郡英俊推舉頗有名望的竇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

這種割據持續到劉秀重建漢朝,竇融等人審時度勢於建武五年(公元29)稱臣歸附。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竇融出兵大破封何,斬首千余級,得牛馬羊萬頭,谷數萬斛。六年以後,隴西太守馬援,先擊破先零羌於臨洮,後會同揚武將軍馬成突襲允吾谷,羌人驚慌之下潰不成軍,只是馬援自思兵少,選擇了窮寇莫追。

當時,朝臣認為金城破羌以西路途遙遠,周圍多是羌人,朝廷應該放棄這裡。但馬援力排眾議,認為城郭尚可固守,且土地肥沃,灌溉流通,倘若任由羌人在湟中盤踞,後患無窮。劉秀最終采納了馬援的建議,命令武威太守將三千余金城客民遣返回原籍。同時,開導水田,勸以耕牧,郡中百姓安居樂業。

漢朝通過強迫內遷和武力征服,既得到大批羌人的土地,也引發了羌人此起彼伏的反抗,金城郡作為鎮壓的前線,其治所也是多次變遷。由於匈奴人的臣服,金城郡無須再承擔「隔絕羌戎」的任務,治所從金城縣西遷到了允吾,即青海民和縣。但也由於羌人激烈的反抗,治所在允吾與隴西襄武間多次變更。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同年冬季,涼州也爆發了以北宮伯玉為首的羌人叛亂。叛軍攻燒州郡,殺金城太守陳懿、護羌校尉冷征,脅迫韓遂、邊章主持軍事,一度入寇三輔。直到獻帝建安十九年(214),曹操派夏侯淵西征,韓遂敗退至湟中被殺,金城郡才重歸朝廷治下。

曹魏控制隴右、河西以後,即以此作為對抗蜀漢的前線,並將治所遷移到榆中。榆中恰好位於一個馬鞍形的盆地中,南高北低,中部低窪。興隆山、棲雲山、馬寒山群山環伺,只有一面濱臨黃河,易守難攻,成為當時一大軍事重鎮。魏晉時期,北方陷入一片戰亂,金城郡也如浮萍般被各族政權反復爭奪,甚至還曾出現過兩個金城郡的景象:一個是前涼、後涼、南涼相繼佔有的金城郡,治所在黃河以北的允吾縣;另一個是西秦、後秦佔有的金城郡,治所在黃河南岸的金城縣。

2蘭州與金城關

「金城」改為「蘭州」,還要從隋文帝說起。隋朝盡管結束了戰亂,但因為魏晉時政權林立,被濫設的州郡多如牛毛,以至於開皇初年,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八,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文帝因官繁人弊,而廢除郡制,以州統縣,置蘭州總管府,「蘭州」之名也正是在隋唐行政區劃變革較大的背景下產生的。經過幾番變動,蘭州建置最終於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固定下來。

蘭州的設置,起於黃河河道的北移,盆地南面的灘地不斷地和南岸地面相連接。西魏時(也有一說在北魏),南岸平川擴大,逐漸具備了建設城市的條件,在距五泉山北約200米的鼓樓巷一帶古聚落的基礎上建子城縣,為金城郡治所,隋文帝時改為五泉縣,也就是漢朝時的金城縣。唐代以後,蘭州城址再未發生轉移,也正好證明金城盆地條件的優越。蘭州位於安息北庭兩大都護府和長安之間,又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金城盆地地勢險要,位置正處要沖,可作為朝廷經營西域和抵御吐谷渾、吐蕃、突厥、黨項等的前沿基地。

隨著金城盆地的擴大,位於金城西北方向、黃河北岸的金城關渡口也逐漸形成,並發揮著日益重要的戰略作用。北周武帝為抵御吐谷渾的侵擾,在險要之地設置了關津制度,金城津便是其中之一。取代北周的隋朝面臨著同樣的困擾,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598)改津為關,設置令、丞,自然也是為了強化對隴右的控制。金城關更是樞紐中的精華,不僅能有效抵御外敵,還是蘭州通往涼州、臨州、河州、鄯州的重要通道,從而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交通網絡,來往都是必經之地。

朝廷以蘭州為重鎮,也是基於政治軍事斗爭的考量。有唐以來,蘭州遭到輪番侵擾,屢被朝廷守將擊退。《舊唐書•崔知溫傳》就記載了一出空城計退敵:「知溫四遷蘭州刺史,會有黨項三萬余眾來寇州城。城內勝兵既少,眾大懼,不知所為。知溫使開城延賊,賊恐有伏,不敢進。俄而將軍權善才來救,大破黨項之眾。」安史之亂期間,朝廷以哥舒翰為元帥,河隴精銳悉數集結在潼關。唐玄宗擔憂吐蕃趁防務空虛偷襲河隴,對當時的金城太守王思禮委以重任:「吐蕃有釁,唯倚思禮耳。」哥舒翰也奏請王思禮加開府儀同三司兼太常卿,足見蘭州的戰略地位。

3蘭州的得名

至於蘭州的得名,則見於《元和郡縣圖志》:「隋開皇初置蘭州,以皋蘭山為名。」皋蘭山位於蘭州城南,既是制高點,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其名最早也要追溯到霍去病的征伐:「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余裡,合短兵,鏖皋蘭下。」但對「皋蘭」的解釋,至今也莫衷一是。有人認為來自於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而「皋蘭」與「祁連」「烏蘭」「賀蘭」音近,亦當為高峻之義;有人認為來自羌語,「皋蘭」是河流的意思,皋蘭山即河邊的高山;也有人認為來自蒙古語,意為飛奔的駿馬。

皋蘭山西起龍尾山,東至老狼溝,形若蟠龍,「高厚蜿蜒,如張兩翼,東西環拱州城(蘭州城),延袤二十余裡。皋蘭山是蘭州城區的屏障,這座大山是蘭州滄桑歲月的見證。

但實際上,中原也有「皋蘭」一詞。《楚辭•招魂》中說:「皋蘭被徑兮,斯路漸。」「皋蘭」,即生長於澤畔之蘭,後人注解也多將「蘭」解釋為香草,而非蘭花。在蘭州,還生長著另外兩種「蘭」,一種是隨處可見的馬蘭花(馬藺);另一種則是細葉鳶尾,又稱烏蘭花,不僅生長在皋蘭山北坡,附近靖遠縣也有一座以之為名的烏蘭山,每逢春夏之際,山上便盛開藍色的花朵。

《重修皋蘭縣志》中說此山有一種俗名「皋蘭」的蘭草,故而得名,至於為什麼要去掉「皋」這個字,也只能認為這是古人約定俗成的省略方式了。金城改名為蘭州,「蘭」到底指向什麼,還需要我們挖掘更多的史料。總之,以金城為前身的蘭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有力支持了漢唐對西域的開拓,更是後世歷朝歷代控制西北的門戶。(網絡資料匯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