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匯,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的「理睬/理」,用地道四川方言表達,多與「張」與「耳」相關的詞,比如「張耳」、「張」、「耳」、「張視」、「耳視」等,詳述如下。
一、張耳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過人瘋》:「人得瘋病是痰迷心竅,莫張耳他,自然會好。」又《節壽坊》:「聽壽姑之言,如對牛彈琴,全不張耳。」「張耳」即理睬。
「張耳」在巴蜀地區如今的使用產生了分化。川西壩子等地多說「張視」或「張」,川東地區以及重慶多說「耳視」或「耳」。當然也存在混用的情況,尤其是處於成渝之間的地區。
二、耳(俗作「爾」)
明•李實《蜀語》:「不與人分辨曰不理……亦曰不爾。」
清唐訓方《裡語征實》卷中下:「不與人分辨曰不理,不爾。」
張慎儀《蜀方言》卷下:「不禮人曰不爾,曰不偢不睬。」
民國二十四年《雲陽縣志》卷十四《禮俗下•方言上》:「不爾,不理也。」
民國十五年《簡陽縣志》卷二十二《禮俗篇•方言》:「不理人曰不爾識,曰不偢不睬。」
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志》卷五《教育門•方言》:「不理人曰不爾識,曰不張識,曰不偢不睬。」
《四川方言詞語考釋》:「不爾視:不理睬。《蜀語》:『不與人分辨曰不理……亦曰不爾。』」
「爾」或「耳」音借,「耳」活用為動詞,表示聽的意思。如《明清通俗小說語匯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93):「不爾」應寫作「不耳」。
《晉書•王述傳》:若其不耳,宜改遷園陵。
宋高宗《七十二子贊•仲由》:「惡言不耳,仲尼賴焉。」「不耳」正謂不聽或不入耳。
《古本小說集成》明刊本《三寶太監西洋記》第八回:「眾妖精說道:『就是你要添,我也不耳你了.』」此正好與清代《西蜀方言》「不耳他」相印證。
三、耳視
「耳視」又作「耳食」、「耳識」、「爾識」、「爾視」等。音:ěr sí。同「耳」也作「爾」一樣,「視」也作「食」、「識」,目前沒有權威資料一鎚定音確認哪個是本字。據義選字,似應作「耳視」。耳,聽也;視,看也,則「耳視」引申為理睬。
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志》卷五《教育門•方言》:「不理人曰不爾識,曰不張識,曰不偢不睬。」
民國二十三年《重修清苑縣志》卷四《人物下•文學》:「(陳僖)性清介寡交,素不耳食,非目睹不敢信。」
民國二十四年《萊陽縣志》卷三之二《禮俗•方言》:「不信閒言曰不耳食。」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昭人言耳食,猶俗語理睬之義,不耳食即不理睬也。俗師皆作此二字,其義未甚明晰。略謂以耳而食為事理之不可能,故不理睬也。俗又作爾識,則以義造詞也。」
四、張
張理會;理睬。動詞。《四川方言詞典》:「張:理會;理睬。」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楔子:「我張著姐姐哩。」
《躋春台》卷一《過人瘋》:「那時節要報仇上聖阻擋,你想要跟他和才莫人張。」「才莫人張」即才沒有人理你。
《躋春台》卷二《巧姻緣》:「我都想來,又怕狗咬,又怕莫人張我。」
又卷三《雙冤報》:「王氏恨夫打他,任你亂抓亂滾,全不張他。」
又卷四《錯姻緣》:「素貞見夫不張,只得脫衣先睡。」
五、張視(張識)
張視:即理會、理睬。音zāng sí,同「耳視」一樣,「視」也作「識」,即「張識」,沒有權威資料一鎚定音確認哪個是本字。
民國二十一年《萬源縣志》卷五《教育門•方言》:「不理人曰不爾識,曰不張識,曰不偢不睬。」
六、筆者舉例
例句:
1、你就不用在這裡裝倒可憐兮兮的樣子了,你爸不得張識你!此處「張識」可替換為前述的「張、耳(爾)、耳(爾)視(食、識)」,下同。
2、(小娃娃鬧矛盾)我不張你了!我不給你兩個耍了。
3、張他㧯球!我張不都想張他!
4、你咋不張我喃?我哪裡把你惹倒了嘛?(網絡資料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