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而外流,普通話說「溢」,用地道四川方言表達,盆地東部多說【㵍】(音mèn同「悶」),盆地西部多用【湓】(音pén同「盆」,或póng同「朋」)。
一、湓
湓,普通話音pén。四川方言音póng、pén並存。基本字義:1.〔~水〕今中國江西省龍開河的古稱。2.水等向上湧:河水~溢。熱血~湧。
《廣韻》《韻會》《正韻》蒲奔切,𠀤音盆。《集韻》步奔切,𠀤音盆。水名。一曰水湧也。
四川方言音póng,或因發pén音時,多了後鼻音成了péng,而péng在四川方言中都演化為póng音如「朋」。
《說文•水部》:「湓,泛也。」謂泛濫。
《廣雅•釋詁二》:「湓,漬也。」「漬」的意思是水溢出來了。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一百:「普悶反,大波上湧也。」
《廣韻•魂韻》:「湓,水湧也。」
《集韻•魂韻》:「湓,水溢也。」
《司馬相如傳•難蜀父老》:泛濫湓溢。注:湓亦溢也。
《漢書•溝洫志》:「是歲,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顏師古注:「湓,湧也。」
楊樹達《長沙方言考》七十三《湓》:「《漢書•溝洫志》雲:河水湓溢。師古曰:湓,踴也。崔瑗《河堤謁者箴》雲:湓溢滂汩。《後漢書•陳忠傳》雲:徐岱之濱,海水湓溢。今長沙曰水溢曰湓。《文選•江賦》注引許慎曰:楚人謂水暴溢曰瀿。扶園切。古無輕唇音,瀿當讀如潘,與湓為一聲之轉。然則湓之為楚言,其來久矣。」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今昭人謂水暴出曰湓,音如盆。」
《現代漢語詞典》「湓」謂「〈書〉水往上湧」,可見這是方言詞詞匯源自雅言的例子之一。
與四川方言淵源頗深的贛語、湘語都有使用「湓」:
1.贛語萍鄉,南昌,黎川①含在口中而噴出(萍鄉)②水溢貌(南昌、黎川)
2.平話土話:水溢出(宜章)
3.湘語寬長沙,婁底,新化(液體)從容器裡溢出。
四川盆地西部方言,液體滿而外流,說「湓」。
例句:
1、池子水都放湓了,趕緊去把水龍頭關倒!
2、長大水(洪水)了,河頭的水都湓到埂子上來了。
3、(倒酒、倒飲料等)「不要倒了,湓了湓了……哦豁,你看嘛……」
二、㵍
四川盆地東部方言、部分岷江話片區方言,液體滿而外流,多說「㵍」mèn。
《集韻》毋本切,音懣。水盈貌(水滿的樣子)
例句:
1、池子水都放㵍了,還不趕緊去把水龍頭關上。
2、長大水(洪水)了,河頭的水都㵍到埂子上來了。
3、(倒酒、倒飲料等)「不要倒了,㵍了㵍了……哦豁,你看嘛……」
四川方言水滿而外流,說「㵍」(mèn),說「湓」(pén/póng),是因容量有限容納不了而溢出,和液體因沸騰而溢出的「潽」字,詞義上存在明顯的區別,不要混淆。(網絡資料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