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揞

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匯,方言中多有其他的發音或表達。比如普通話「藏cáng」,四川方言發音「藏qiáng」,這是普通話發音未顎化,而四川話發音顎化了。如普通話「捉迷藏」,四川方言謂「攆藏藏貓兒」,音如「攆牆牆mēr」。而普通話的「掩藏」,老派四川方言還保留古漢語的表達,說「揞」。當然,如今「揞」字在四川話中也快消失了。

今天之所以來介紹這個「揞」字,是因為前幾天介紹「諳」字時,一些朋友把這兩個字混淆了。這兩個字音近形似,多用於口語,所以容易混淆。

「諳」音ngán,陽平2聲,釋義為估計;推測,組詞「估諳/不諳」。「揞」音ngǎn,3聲,釋義為掩藏。

揞,普通話發音ǎn,本意指用手掩藏。也引申為揩拭(春衫雙袖漫漫將淚揞。——賈仲名《蕭淑蘭》)。現主要用於表示把粉末狀的東西壓緊,通「按;捂」(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注:四川話沒有後面兩個用法,起碼我地廣漢話如此。

「揞」字在古漢語中的音義與文獻資料中的使用

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感切,庵上聲。藏也。手覆也。

「庵上聲」,即四川方言音:ngǎn。

《方言》卷六:「揞、揜(同掩)、錯、摩,藏也。荊楚曰揞,吳揚曰揜,周秦曰錯,陳之東鄙曰摩。」

戴震疏證:「《廣雅》:揞、揜、錯、摩,藏也。義本此。《說文》:揜,覆也。《玉篇》:揞,藏也。《廣韻》:揞,手覆。錯,摩也。摩,隱也。皆於藏之義合。」

《廣雅•釋詁四》:「揞,藏也。」

王念孫《疏證》:「揞猶揜也。方俗語有侈斂耳。《廣韻》:『揞,手覆也。』覆亦藏也。今俗語猶謂覆物為揞矣。」

《集韻•感韻》:「揞,《博雅》:『藏也,於感切。』」

《燕說》卷三:「以手掩物曰揞,烏感切,庵上聲。」

《南越筆記》卷一:「以手覆物曰揞,庵上聲。」

《廣東新語》卷一一:「以手覆物曰揞,庵上聲。」

清光緒十八年《電白縣志》:「以手覆物曰揞。」

1929年《崇明縣志》:「揞,音庵。俗謂以手覆物曰揞。」

羅翙雲《客方言•釋言》:「《廣韻》:『揞,手覆也。』俗於物不欲人見者以兩手覆之曰揞。」

唐•盧仝《月蝕詩》:「恐是眶睫間,揞塞所化成。黃帝有二目,帝舜重瞳明。」

元•喬吉《南呂•一枝花•私情》:「風聲兒惹起如何揞?」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土言》:「以手覆物曰揞。庵上聲。」

今西北地區方言也用「揞」字,其他地區未查詢。

如涼州方言,「揞」釋義為掩蓋,掩藏,隱瞞。涼州謂事將暴露為揞不住了。

如陝北方言:長上千只手,揞不住眾人口。關中方言:用手遮揞住,擋揞地不讓看。│用手捂揞臉,嫌羞。釋義為用手捂蓋。

今四川方言中,「揞」釋義為藏;用手遮掩,都是古漢語義。也引申為隱瞞義。

民國三十六年(即1947年)《新繁縣志》卷四《禮俗•方言》:「今謂藏匿不令人知曰揞,古語也。」

例句:

1、你娃娃硬是個嗇家子。人家有好東西就給你分,你有好東西就揞倒揞倒的。(揞倒,即藏起來,也說揞起)

2、吔,你又在揞啥子?生怕我們曉得了啊?(藏)

3、她一下臉紅了,趕緊用手把臉揞倒。(遮掩)

4、這個事情嘛大家要揞起,不要到處去說,就我們幾個曉得就對了哈。(就對了:就行了。揞起:隱瞞起來)

「揞」字如今的使用也很少了,比如例句①②用「藏qiáng」了,例句③用「遮」了,例句④用「保密」了,逐步都被其他詞匯替代了。

如今估計「揞」字主要是50歲往上的人在說了,所以「揞」字,是一個遺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漢語文字,也是一個快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網絡資料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