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指現在的日本沖繩縣,明時尚未納入日本版圖。明初,琉球由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分治,其中以中山最強。
明清時期,琉球國為中國的藩屬國,清光緒五年(1879),琉球被日本吞並,改稱沖繩縣。
明洪武5年(1372年)太祖遣楊載至琉球,建立冊封進貢關系,這一封貢關系一直延續到清末。光緒5年(1879)明治政府宣布琉球「廢藩置縣」。
在這500多年漫長的時間裡,中華文化傳播到琉球,在琉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成為東亞漢文化圈中一個獨具魅力的存在。
琉球居住著不少漢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漢人的文化習俗。嚴從簡(明)在《殊域周咨錄》中提到:「其俗男子蟠發,作髻於頂之右,凡有職者貫以金簪。漢人之裔,髻則居中心。」
明初,琉球開始與我國建交。當時漢語和部分漢語書面語材料在該國已有所傳播。
自洪武25年(1392)至萬歷(1580)的188年間,琉球共向明朝派遣了14批留學生,人數最多時一批有13人。這些留學生有王室子弟、國相子、寨官子、陪臣子、官生、女官等。
琉球在向明朝派遣留學生的同時也極重視在國內興辦教育、推廣漢語、漢字和漢文化。當時琉球出現了一些漢詩人和文士,改變了昔日文化落後的面貌。「雖無歷官及陰陽卜筮之流,然亦諳漢字而知正朔。至於作詩,未必盡效唐體,而弄文墨、參禪乘者,間亦有之。」
清朝時,琉球一如既往,重視漢語漢字的學習,除繼續大力興辦各類學校外,也像明代一樣不斷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在這些琉球留學生中,除官生以外,還有勤學人(非琉球王府官派來中國留學,而是自費來福州琉球館留學的學生)。這些留學生成了維系中琉友好關系和在琉球繼續傳播漢語、漢字以及漢文化的中堅力量。
據現有資料統計,1636年-1759年期間(康熙25年-雍正8年)(尚真17年-尚敬13年)湧現出了43位漢詩人,共計363首漢詩。其中由琉球思想家、漢詩人程順則編纂了琉球第一部漢詩總集《中山詩文集》。該文集共收錄了39位詩作者的256首漢詩。琉球詩人在短短的五百年中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這些詩歌創作的水平之高直至今日仍被後人稱贊。
比如琉球詩人蔡鐸(1644—1724),幼名思德,字天將,號聲庭。蔡氏為明初的閩人三十六姓之一,蔡鐸是後來「琉球五偉人」之一的蔡溫之父。
蔡鐸的詩《過仙霞嶺》:
南天鎖錀古仙霞,閩越相連百萬家。
鳥道千尋蝌蚪字,馬啼十裡野棠花。
鄉雲飄渺浮雲回,劍珮蕭條夕照斜。
見說九重多雨露,嶺頭翹首望京華。
仙霞古道為唐代以來京閩重要的官道,也是琉球貢使來往於京福之間的必經之所。這裡地勢險要,沿途風光秀麗,詩人感嘆仙霞關的險峻奇景的壯麗,同時聯想到了自己遠在千裡的家國,不禁心生蕭條之感。
又如《重游江天寺是日禮度》:
去年曾到江天寺,今日重來馬齒加。
才愧相如能做賦,感同張翰每思家。
風塵滿目功臣淚,王事憂心兩鬢華。
此際登臨頻悵望,不知何以謝寒鴨。
作者重游鎮江江天寺,將自己和司馬相如、張翰聯系起來,將自己的思歸之情與擔負王命的責任感刻畫的深刻入微。
《瓊河發掉,留別閩中諸子》為送別詩:
裘馬如雲送客船,簡書遙捧出閩天。
驪歌古騷三杯酒,帆掛空江五月煙。
別淚已隨流水去,離情不斷遠山連。
故人若憶西窗話,極目燕台路八千。
抒發了與中國友人的深情。
明清時期琉球詩人的水平可見一斑。這些詩歌體裁不僅體現了曾經存在過的與中國有密切關聯的琉球王國的人文歷史,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幾乎已被遺忘的漢詩,可以從一個特殊的側面重現中華文化在東亞廣泛流布的歷史軌跡。
王曉平(2009)在《亞洲漢文學史》中指出:「漢文學是亞洲學人共讀,共賞的文學遺產」。不同國家漢文學的魅力在於他們獨特、不同之處,琉球漢文學獨特的美被歷史的風塵所遮蓋,經過戰火的摧殘和蓄意的銷毀,再被挖掘出來之時已經殘破不堪,但是依然難掩他過去的輝煌。
隨著古琉球王國的覆滅,「琉球」這個詞匯便漸漸消失在了世人的視野中,即使在歷史課上亦很少提及。
直至今日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現在的沖繩之前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並且是我國的藩屬國。由於琉球王國的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遭遇戰火的摧殘,這個本就弱不禁風的小國家,在經濟和歷史文化上一次一次遭受重創,由於明治政府吞並琉球以後,限制了中琉之間的文化,並禁止寫作,琉球王國原有漢文文獻急劇減少。
據調查目前在琉球王國故地遺存已不足五十種,在日本國內似也不超過百種,且從未全面系統地整理出版過。
值得欣慰的是,2009年中日共同合作出版了《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將散失在海外的琉球漢文文獻盡可能進行了進一步的搜羅和整理。這本書的問世,為琉球漢學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文獻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平.《亞洲漢文學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陳福康.中國人不可不知道的一段文學史——琉球漢文學概述[J].學術月刊.2005.